首页 > 文化艺术 > 正文

自在独行
2021-11-21 10:38:07   来源:   作者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  最近在读贾平凹的《自在独行》,书中有一幅书法作品,我将它贴在了办公室的门角,很多同事来我办公室都会认真品味那几个字。

  我现在的生活很简单,与文字打交道比较多,一般时候都是静静坐着。或许,文字才是我的最终归宿。或者说,我以后还要与文字相依为命。坐在故纸堆里,我可以是司马迁,就算被你阉割了,我仍然是那个青春少年。此刻,我想起了陈忠实,想起了路遥。陈忠实最终在文化馆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,而路遥,也在文字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。

  前几年,同事老九说,工作提不起精神,总觉得看不到头,一望无际的辛苦,总是觉得不快乐,找不到根的感觉。我说,你这种感觉跟我几年前的心态很相似,只是我现在调适的比较好了,我的秘诀就是读书和写作。我说,你跟我说说这感觉,我还会理解你,但是你跟别人说怕不一定会理解你,只会说你无病呻吟。还会说你身在福中不知福。老九后来终于走上行政的康庄大道。没有像我一样读书,他学会了应酬。学会了打太极,绕圈子,学会了与人迂回。

  我记得有个亦师亦友的作家写过篇文章叫做《此累非彼累》,他说的是心累比身体累更痛苦。我也记得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过,说他不是人累是心累,我当时听成了他不是人类是猩类。说真的,我当时无法理解他的心情。九哥反驳我,无病呻吟并不一定是痛苦的,或许是快乐的,我笑了。这些事,现在想想已经过去很多年了,我们说过的一些话,或许我们大家都不太记得了。

  我曾经在一个朋友办公桌上看到过一本书,叫做《呻吟语》,我当时以为是本黄色书籍,心想朋友看黄色书籍居然还放在桌子上公开看,真是一个性情中人。后来翻了书,才发现,《呻吟语》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、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。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,提出了兴利除弊、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,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、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,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。原来是一本传播正能量的书籍,我误会了朋友,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庸俗。我也了解到,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诗歌名篇也有一篇《呻吟语》。收入徐志摩在1927年(民国十七年)9月新月书店初版的诗歌集《翡冷翠的一夜》,看来,诗人和学者都是喜欢呻吟的。而当诗人和学者学会呻吟,也就担当起了一个读书人的责任。

  我曾经写过一篇叫做《坐井观天》的文章:从前,一只青蛙坐在井里,他每天快乐的歌唱,幸福的生活。后来,他跳出了井沿,看到了外面的世界。外面的世界好精彩,车水马龙。在这个外面的世界里,他锻炼了一声好本领,跳跃的姿势更美了,歌唱得更动听了。他,认识了很多青蛙之外的动物。可是,有一天,他又一不小心掉进了井里。他孤独,他徘徊,他叹息。他不快乐了。他试探着跳出井底,却发现怎么也跳不出来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青蛙之不如意,更有十分。他坐在井里,看着飘来飘去的云朵,看着吹来吹去的风,思绪万千。其实,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青蛙,从来不知道珍惜自己眼前的,等到失去以后才后悔莫及。

  青春时期,我经常每天晚上读书和写作,在那段时间里,我读了三十多本名著,并且写下了三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,这对于我而言,是一笔巨大的财富。

  我曾经在二十岁的时候写过本诗集《芙蓉花开》,这只是为了圆我儿时的一个梦想,诗歌的读者群很少,诗歌也仅仅是表达情感的方式。再者,现在读书的人实在少,写东西也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。为了向我的青春做一次告别,我写下了第二本书散文集《行走青春》, “文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,能够饱肚子么?”我记得,有个朋友曾经问过我。甚至有人笑我是文学青年,那种语气里全部是鄙夷和看不起,但是,我不在乎。其实,文学不能带给我们任何物质性的东西,但是文学让我们思考,让我们总是在仰望天空。我也因为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议,我也懒得解释,很多人会遇到这种情况,有人不自觉地对号入座了,以为写的是他,真是好笑,他以为他是谁,我怎么会写他,他在我的眼中根本不入流,不值得一写,简直是浪费我的笔墨。

  记得毕业后走出校门又马上走上工作岗位,世界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美好,生活是那样的平淡无奇。上班、下班,吃饭、睡觉,平淡的生活,平庸的电视剧,和慢慢老去的岁月。时间就这样被分割被消磨,悄悄地流逝,像一块石头掉进一口深不可测的枯井,听不到一点真实的回音。除了深夜忘我的阅读,再没有什么能有效地填补我内心的空白。日复一日,曾经的理想和希望越来越渺茫,看不清生命的真正意义。渐渐的我对自己的一切失去了信心,并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忧郁。许多时候,很想说点什么,但又不知道说些什么。许多时候很想飞,却又没有飞翔的翅膀。总觉得在那迷离的云烟深处,还有更热切的向往,在那渺茫的梦里水乡,还有更加美好的期盼。于是,我爱上了读书和写作,我也试着向报刊投稿,经常有作品在报纸上发表。

  如果是少年是一首诗歌,那么青春绝对是一篇散文,那么中年呢,我想,中年应该是一本现实的残酷的长篇小说。有人问我,青年和中年是有年龄分界线还是以感觉为标准。而我只能够说,凭感觉吧。

  我想,进入中年之后,一切会稍微淡定一些,曾经的年少轻狂,也会随着年岁渐长而归于平淡,正如韩寒悟透了人生的叛逆期后,终于导演出《后会无期》的电影,他还会借用朴树的一首歌《平凡之路》,来道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。或许,我们这一代人,也随着韩寒一路成长,也就是经历了青春的疼痛期和叛逆期后,我们会走上一段平凡之路。后来,我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,虽然散落在民间,但是终究无人问津,倒是一些好事者对号入座,邀功请赏,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不过,我自潇洒向天笑,默默承受了这份孤独。事情过去后,也不过如此,当初以为那些人很强大,然而却不堪一击,那些所谓人物都烟消云散,消失在山城的故事里。

  我曾经说过,毕业十年后,我们更多的是困惑。十年前我们所憧憬的未来真的是那么美好。我们曾经站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遐想。

  有过无数个设计。或者,我们苦苦追寻的东西真的就是我们所要的吗。

  幸福是什么,幸福又在哪里。这是很多人追求的东西。可是,谁又能够真正去理解呢。身边的朋友一拨又一拨,哪些离我们远去

  了,哪些又还一直在我们身边。之后的十年又将发生什么。朋友还会一直在你身边默默支持我们吗。是时间改变了我们,还是距离改变了我们。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。或许是我们自己改变了自己。我时常醉在岁月里,时常醉在文字里,时常醉在幻想里,时常醉在音乐里。

  十年之后的我们还将努力为自己的未来上下求索,或为名,或为利,终究我们放不下任何东西。

  我们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,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。

  我们原以为枯燥的日子,却一直是别人梦想的日子。不是吗。那么我们还担忧着什么。我们把这美好继续下去。把这美好继续下去的方法就是多读书,多好书,正如著名作家周国平所说的:“人生有种种享受,读书是其中之一。读书的快乐,一在求知欲的满足,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,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。”青春是美好的,也是疼痛的,我会在青春的日子里,读那些永恒的书,做一个纯粹的人。

  最近一直在读书,买了一套贾平凹的书,以前一直觉得他的文字晦涩难懂,现在居然也读懂了,谁知道不久他的女儿的新诗又引起了争议,真的是有意思,一切似乎在轮回,其实有些事情不要解释,时间是最好的沉淀剂,一切会随着时间的铺开淡化。后来,又泛读了许多名著和之前读过的一些书,青春迎面扑来,四十岁的我仿佛又走上了青春之路。

  “读贤哲的书,走自己的路”。我会将这条读书之路走下去。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,我会坚持我的坚持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清刚俊爽始见真功 笔耕不辍书艺精湛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